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协会官方微信

上海市进出口公平贸易行业工作站(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信息简报【2024年第1期】 2024年01月24日浏览次数:35 作者: 来源: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

 

信息简报

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

上海市进出口公平贸易行业工作站

2024年第1期(总第74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

一、进口动能与压力换位——2023年铜进口数据复盘

二、2023年1-12月中国共出口各类镁产品40.47万吨

三、2023年中国不锈钢及镍、铬等主要原料进出口数据

四、哥伦比亚对华铝挤压材启动反倾销调查

五、印度对华铝合金车轮毂作出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六、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这样产生

 

 

进口动能与压力换位——2023年铜进口数据复盘

2023年12月及全年铜矿进口同比涨幅继续扩张,主要原因为我国铜供需紧张、库存极低,以及人民币贬值下刺激进口窗口打开。不过,2023年全年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降幅扩张,或与我国需求趋于降温有关。

一、铜矿进口更为亮眼
海关总署,2023年12月我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248.1万吨,同比增长18.14%,环比增长1.68%。12月我国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45.93万吨,同比减少10.64%,环比减少16.57%。至此,2023年我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共2753.6万吨,同比涨幅扩大至9.1%,2023年我国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共550万吨,同比-6.3%,延续负增长。在废铜方面,2023年1-11月我国铜废碎料累计进口178.5万吨,累计同比增长9.44%。

进口结构上,2023年智利、刚果金依然分别是我国铜矿、未锻轧铜及铜材最大的进口国,且进口依存度较前一年均有所增加。2023年1-11月份,从智利、秘鲁进口的铜矿占比全国总进口量的30.5%、26%,较2022年全年的33.4%、24.76%均有明显提升。南美铜矿进口比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海外头部矿企加速投产,以及2023年一季度后秘鲁Las Bambas铜矿复产贡献。
铜材方面,2023年1-11月份,从刚果金、智利进口的未锻轧铜及铜材产量占比我国总进口量的15%、13%,相较于2022年全年的13%、14%,存在换位区别。其中,刚果金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比重的提升,与2022年下半年因TFM矿产特许权使用费纠纷、南非德班港口出口排单紧张,导致的非洲铜滞留有关。因此,在2023年2季度末非洲运力恢复后,2023年8月我国从刚果金进口的未锻轧铜及铜材产量同比高达116%,接近年内单月最高进口值。


二、进口动能与压力
除了季节性规律外,受我国人民币贬值、供需紧张及国内低库存的动能驱动,2023年12月及全年铜矿进口增长亮眼。前三季度,我国汇率市场持续持有,人民币一度跌至7.34,沪伦铜比同期上涨至8.4高位,现货进口盈利窗口在上半年逐步打开。洋山铜溢价自低位反弹,高溢价下刺激进口需求改善。此外,国内供需紧张及低库存逻辑驱动海外铜进口补充。2023年我国上期所及SMM电解铜库存(含保税港)的显性库存共去化约7万吨,至年末绝对库存水平仅9.73万吨,对应国内现货升水持续位于200元/吨以上,国内供需紧张为进口增速提供了明确动能。
不过,2023年全年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降幅扩张,或与需求趋于降温的压力有关。不考虑季节性影响,2023年铜材进口为过去6年历史居中水平,每月进口量基本低于前一年水平,存量增速出现明显负增长,也反映了受高利率压制,全球需求出现了一定回落。


(来源:CFC金属研究)

2023年1-12月中国共出口各类镁产品40.47万吨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中国出口各类镁产品3.57万吨,环比11月份出口量下降5.56%,同比下降10.08%;出口金额约1.13亿美元,环比11月下降8.13%,较去年同期下降28.02%。1-12月中国共出口各类镁产品40.47万吨,同比下降18.69%;累计约13.89亿美元,同比下降49.17%。其中镁锭共出口21.38万吨,同比下降21.63%;镁合金共出口10.40万吨,同比下降24.20%;镁粉共出口7.37万吨,同比上涨9.02%。2023年1-12月中国各类镁产品出口统计情况 (单位:万吨、万美元)

(来源:海关总署)

2023年中国不锈钢及镍、铬等主要原料进出口数据

1-12月份中国不锈钢进口量累计207.09万吨、出口量累计413.73万吨 2023年12月份,中国不锈钢进口量为26.82万吨,环比增加13.55万吨,增幅102.16%;同比增加3.14万吨,降幅13.24%。其中:中国自印尼进口不锈钢总量为24.11万吨,环比增加13.6万吨,增幅129.4%;同比增加18.98万吨,增幅27.02%。

2023年1-12月,中国不锈钢进口总量为207.09万吨,同比减少121.42万吨,降幅36.96%。其中:中国自印尼进口不锈钢总量为169.47万吨,同比减少106.57万吨,降幅38.6%。2023年12月份,中国不锈钢出口量为33.55万吨,环比减少2.18万吨,降幅6.10%;同比减少5.51万吨,降幅14.10%。

2023年1-12月,中国不锈钢出口总量为413.73万吨,同比减少41.40万吨,降幅9.10%。2023年12月份,中国不锈钢净出口为6.73万吨,环比减少15.73万吨,降幅70.04%%;同比减少8.64万吨,降幅56.21% 2023年1-12月,中国不锈钢净出口总量为206.64万吨,环比增加6.73万吨,增幅3.37%;同比增加80.02万吨,增幅63.20%。

1-12月份中国镍矿进口量同比增幅11.38% 2023年12月份,中国镍矿进口量为194.06万吨,环比减少192.82万吨,降幅49.84%,同比减少81.7万吨,降幅29.63%。其中,自菲律宾进口镍矿量137.14万吨,环比降幅57.84%,同比降幅30.74%。自其他国家进口镍矿量56.92万吨,环比降幅7.6%,同比降幅26.8%。 

2023年1-12月份,中国镍矿进口总量为4481.9万吨,同比增加457.82万吨,增幅11.38%。其中,自菲律宾进口镍矿总量3871.6万吨,同比增幅15.7%;自其他国家进口镍矿总量610.3万吨,同比降幅10.12%。 

1-12月份中国镍铁进口量增幅43.31% 2023年12月份,中国镍铁进口量为81.79万吨,环比增加13.8万吨,增幅20.3%,同比增加19.8万吨,增幅31.95%。其中,自印尼进口镍铁量为77.98万吨,环比增加14.99万吨,增幅23.79%;同比增加23.28万吨,增幅42.56%。

2023年1-12月份,中国镍铁进口量为844.98万吨,同比增加255.36万吨,增幅43.31%。其中,自印尼进口镍铁量791.51万吨,同比增加252.49万吨,增幅46.84%。

1-12月份中国精炼镍进口量降幅41.59% 出口量增幅62.68% 2023年12月份,中国精炼镍出口量为7519.972吨,环比增加1753吨,增幅30.40%;同比增加5001吨,增幅198.59%。

2023年1-12月份,中国精炼镍出口总量为36626.115吨,同比增加14113吨,增幅62.68%。

2023年12月份,中国精炼镍进口总量为8005.168吨,环比增加1023吨,增幅14.65%;同比减少6173吨,降幅43.54%。

2023年1-12月份,中国精炼镍进口总量为91119.432吨,同比减少64873吨,降幅41.59%。

1-12月份中国铬矿进口量同比增幅22.30% 2023年12月份,中国铬矿进口量为199.62万吨,环比增幅10.5%,同比增幅51.8%。

(来源:上海有色网)

哥伦比亚对华铝挤压材启动反倾销调查
应ALUMINA S.A.和ALUICA S.A.S等哥伦比亚企业申请, 2023年12月13日,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对原产于中国的铝挤压材启动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哥伦比亚税号为7604.21.00.00、7604.29.10.00、7604.29.20.00和7608.20.00.00。表1为2021-2023年中国对哥伦比亚出口涉案产品数量(考虑到两国海关编码的差异性,表中数据大于涉案产品出口数据)。
另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显示,哥伦比亚曾于2013年对华铝挤压材发起过反倾销调查。案件如下:
2013年3月12日,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外贸司照会中国驻哥伦比亚使馆,通报该司于2013年2月27日颁布了第027号决议,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和委内瑞拉的铝挤压件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税号为70642100.00、76042910.00、76042920.00、76081090.00和76082000.00,并请中方的生产商和出口商填写相关调查问卷。
2013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发布第0304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铝挤压件作出反倾销终裁,并征收反倾销税
2017年10月13日,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发布第176号公告,对中国涉案产品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继续设定3.60美元/公斤的基准价格,当报关FOB价低于该基价时,反倾销税额为两者差价。
2020年8月25日,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发布2020年8月24日第148号公告,对中国的铝挤压件产品启动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
2021年6月16日,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发布第162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铝挤压件作出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根据贸易惯例委员会的意见,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取消涉案产品的反倾销税将导致哥伦比亚国内产业的损害继续或再次发生,决定终止反倾销调查并不再延长反倾销措施有效期。涉案产品的哥伦比亚海关编码为7604.21.00.00、7604.29.10.00、7604.29.20.00、7608.10.90.00和7608.20.00.00。
(来源:新浪财经)

印度对华铝合金车轮毂作出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24年1月6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铝合金车轮毂[Aluminium Alloy Road Wheels(ARW)]作出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建议继续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税额为0.23~1.71美元/千克,征税详情见附表。涉案产品为直径12 英寸至24英寸,无论是否有配件,用于机动车辆的锻造铝合金车轮毂或铝合金车轮毂。涉及印度海关编码870870的产品。本案反倾销措施不适用于直径12 英寸至24英寸之外的铝合金车轮毂以及用于两轮车的铝合金车轮毂。

2012年12月10日,印度对原产于中国、韩国和泰国的铸造铝合金车轮毂或铝合金车轮毂发起反倾销调查。2014年6月9日,印度商工部对该案作出肯定性终裁。2015年5月22日,印度财政部发布第21/2015-Customs(ADD) 号通报,决定对上述国家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税额分别为中国1.37~2.15美元/千克、韩国1.18美元/千克和泰国1.06美元/千克。

2018年8月10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韩国和泰国的铸造铝合金车轮毂或铝合金车轮毂进行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2019年3月29日,印度商工部对该案作出肯定性终裁。2019年4月9日,印度财政部发布第17/2019 -Customs (ADD)号通报,决定继续对上述国家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分别为中国0.08~2.15美元/千克、韩国1.18美元/千克和泰国1.06美元/千克,该措施有效期至2024年4月8日。

2021年9月1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铝合金车轮毂启动反倾销期中复审调查。2022年8月31日,印度商工部对该案作出肯定性终裁,建议修改部分企业的反倾销税。2022年11月28日,印度财政部发布第30/2022 -Customs (ADD)号通报,决定提高下列涉案企业的反倾销税:1.经由中信戴卡集团出口涉案产品的5家生产商,其反倾销税由0.08美元/千克提高至1.073美元/千克,2.山东双王铝业有限公司(Shandong Shuang Wang Aluminium Industry Co Ltd.)的反倾销税由0.08美元/千克提高至0.34美元/千克。该措施有效期至2024年4月8日。

2023年9月30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应印度国内企业Kosei Minda Aluminium Company Private Limited、Maxion Wheels Aluminium India Private Limited、Minda Kosei Aluminium Wheel Private Limited以及Steel Strips Wheels Limited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铝合金车轮毂发起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涉案产品为直径12 英寸至24英寸,无论是否有配件,用于机动车辆的锻造铝合金车轮毂或铝合金车轮毂。涉及印度海关编码8708.70的产品以及87087000、87082900、87089900、87149290、87149990、87089400项下的部分产品。案件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12个月),损害调查期为2019年至2020年、2020年至2021年、2021年至2022年以及倾销调查期。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这样产生

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阿狄忒亚·玛图1月17日在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发表演讲时表示,全球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国家间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和国内财富分配的不均;各国认识到过度依赖全球市场的潜在风险,不同国家在贸易份额上的竞争又推动了政策导向的演变。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催生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阿狄忒亚·玛图说,国际贸易造成全球发展的不平衡。尽管有一些国家能够因此实现国内经济的增长,但依然有一些国家并不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平等的增长机遇。如今,在国际上有一种声音认为,贸易会带来风险。在天灾人祸面前,贸易中断造成部分生活必需品的短缺令经济变得更加脆弱。在此背景下,能够对国际贸易施加更多影响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愈发强大。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变得愈发紧张。

阿狄忒亚·玛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国与国之间的差距逐渐被拉大。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贸易流入相对富有的地区,让那里的人们更加富有。与之不同,贫穷地区的人们依然一无所获。此外,一些国家的政府为富人积极减税,却使穷人的纳税增加。而这也令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通过对获益者征税实现对受损者补偿的做法变得更加困难。国内再分配的失败也导致了这些国家将贸易壁垒作为一种不完善的社会保护手段,使用意愿越来越强烈。

阿狄忒亚·玛图指出,各国纷纷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其影响包括贸易转移、贸易政治化、间接贸易、抑制创新性,使全球贸易环境更具不确定性。通过出口国的监管承诺来换取市场准入,可能是拓展国际贸易合作的新路径。他强调,中国一直在持续开放市场,致力于国际合作,并积极承担起作为国际大国的责任。通过这些努力,中国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的贸易发展,还能够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作出贡献。

阿狄忒亚·玛图认为,尽管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是增速放缓是对抗通货膨胀所必需付出的成本。而当下通胀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大规模的衰退不会继续发生,全球的就业、市场等经济要素都在复苏。经济下行带来了保护主义的抬头,全球经济也进一步面临碎片化的风险,为了维护贸易秩序,促进世界贸易繁荣,需要超越贸易领域、跨越国界的广泛合作,尤其是在WTO、气候框架下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贸易方面,中国取得了很显著的科技成就,在很多领域都可以惠及全球,也可以从世界获取资源惠及自身发展。贸易协定既能联合志同道合的国家,也能促进目标不同的国家走到一起。

(来源:中国贸易信息网)
 
 
 
写留言
留言

暂无留言